去過日本的同學(xué)們可能都有這種領(lǐng)會:臨時抱佛腳學(xué)的那幾句日語,為啥到要緊時分就如同“茶壺煮餃子,有嘴倒不出呢?”最終只能連比畫帶猜,不可中文英語啥的都上。(汗!)下面昆山朝日日語培訓(xùn)就來教大家一些日本人的生活中簡單的肢體語言吧!
我就還真見過一位我國大媽買可樂,用咱那聞名的“六”手勢,一邊揮著一邊吵吵“都和你說買六瓶了!六瓶!”那店員歪著頭,一臉尷尬的笑。(此處具有電影畫面質(zhì)感,請自行腦補)。要是能了解些日本人的姿態(tài)和手勢,就不會鬧這笑話了,還能救急哪。一同來看看吧。
首要,日本人在打招待時,通常是沒有身體上的觸摸的,握手不是日本的傳統(tǒng)習(xí)氣。盡管日本人也有和別人握手的景象,但大多是特殊關(guān)系,如日本人和外國人,提名人與選民,明星與崇拜者等。
其次,是“坐”。在校園,公司等一般日子中悉數(shù)采用座椅式,但在家里,日本人依然保持著直接坐在榻榻米或坐墊上的傳統(tǒng)日子習(xí)氣。榻榻米上的正確坐姿是“安坐”---雙膝并攏,膝蓋跪下,然后將臀部擺在腳后跟上,構(gòu)成跪坐的姿態(tài)。不習(xí)氣安坐的,時刻長了就會腿腳發(fā)麻。(日劇朝五晚九第一集,女豬腳潤子就是由于不習(xí)氣安坐,雙腿麻痹站立不穩(wěn)才把香灰潑在帥和尚頭上,從此開端了一段浪漫愛情故事的。)
哈哈,現(xiàn)實日子里可沒有那么多帥和尚等著,那不習(xí)氣安坐怎么辦?男性能夠”盤腿坐“,女性能夠”側(cè)坐“,即安坐時將腳略向一旁斜伸。下次去料亭用這個坐姿試試,看看會不會輕松些。
接著,說說日本人肢體言語中運用頻度最高的“○”和“×”。用拇指和食指彎成圈或是用雙臂在頭上圍個圈,就表明“○”,代表“正確,合格,行”等正面含義;兩手的食指穿插或兩只手臂穿插,就表明“×”,代表“錯誤,不合格,不可”等負面含義。我第一次坐飛機就是去日本,記得其時把隨身小包放周圍空座上了,日本空姐一句話沒說,指了指包用雙臂做了個“×”,真是秒懂啊。
回到開篇中的數(shù)字問題。向?qū)Ψ接檬直砻鲾?shù)字時,依次是食指代表1,食指+中指代表2,再加上無名指是3(這個手勢比畫出來像雞爪,和我國人一般的手勢有不同),4,5的手勢和我國人徹底相同。問題就是6—10,竟然不是單手完結(jié),要配合另一只手做加法。比方“6”=5+1,一只手5根指頭再加另一只手的1根指頭啦。我們比畫“8”的手勢在日本人看來是“手槍”,“9”的手勢是”小偷“的意思(一個勾子嘛),分分鐘都會鬧誤會的節(jié)奏。
還有一些雜談,比方用食指點著自己的鼻子是要表明“那是我?!被颉拔覇?”的意思。伸出小指暗指“女性”,已婚男人就喜愛用這個手勢隱晦地表明他外面有人了。招待別人過來,日本人是掌心朝下,上下?lián)]動的手勢,一般朋友之間沒啥,但對于上司老一輩則不太禮貌,應(yīng)防止運用哦。別的,競賽贏了或是碰到什么大好事時,世人邊高呼“萬歲”(bang sa i)邊高舉雙手表明歡慶的場景也層出不窮。考過1級,和朋友們吃飯慶祝的時分也集體來一次“萬歲”吧!
又到去日本旅行的旺季啦,上面的這些常識會不會給同學(xué)們帶來協(xié)助和趣味呢?當(dāng)然要是能說會寫就更好了,期待在昆山朝日日語培訓(xùn)的日語課堂上碰頭啦!